通知公告
2008第七届上海双年展新闻发布会于今天下午在上海美术馆一楼大厅举行。上海市文化广播影视管理局副局长、第七届上海双年展组织委员会常务副主任刘文国、上海美术馆馆长、第七届上海双年展学术委员会主席方增先 、中国美术学院院长、第七届上海双年展学术委员会主任许江、上海美术馆执行馆长、第七届上海双年展组织委员会秘书长李磊、 瑞士嘉盛莱宝集团国际部主管 赞助单位代表高伟律、 上海文广传媒集团艺术人文频道总监王磊卿等以及参展艺术家和各媒体的记者参加了会议。
飞机降落了!火车进站了!恐龙回家了!
历经两年的策展讨论,几周繁忙的协调、安装,“快城快客”即第七届上海双年展终于在9月8日在上海美术馆闪亮登场。不论是美术馆门前那节长47米的火车,新种的水稻,从草地向墙上爬的巨型蚂蚁,奔跑的骏马,还是展馆内悬挂的丝绸衣服,爬行的恐龙或是用糖包裹着的家具,无疑将为参观者呈现一场美术界的视觉盛宴。
不同于以往的上海双年展,主题为“快城快客”的本届双年展将首次以人为对象和主题,揭示城市迅捷变化中人群的多元身份。通过外乡人/城里人空间迁徙的观点,移民/市民身份转换的观念,过客/主人家园融入的观感这三个层面锲入城市与人的命题。本届双年展特别强调了以人为本的根本关怀,希望通过这些艺术作品和参观者共同探索城市化的丰富内涵;在经济转型、社会转型和文化转型的这些宏大背景下,在城市急速膨胀和人口快捷流动的生活里,进而思考城市是否能让生活更美好及城市如何让生活更美好。
本届上海双年展吸引了来自21个国家和地区的59人(组)艺术家,他们通过各自的角度对主题进行了深入探讨和思索。如中国艺术家尹秀珍的作品《飞行器》由三种交通工具嫁接而成:拖拉机、轿车和飞机。中间连接的部分是由钢架结构建造,上面覆盖着由城乡收集来的不同人士穿过的衣服。这三种交通工具连接着乡村、城市和世界。由这三种交通工具再造出的飞行器将差异和共识、交融和矛盾共建成一个统一体,内部有乡村和都市使用的服装及纺织品,同时用显示器播放着一个关于城乡迁移故事的录像:我们都是来自乡村、来自城市、来自世界的移民,都是由各种交通工具所链接成的快客。
美国艺术家麦克•凯利的《Kandor-Con 2000》和《Kandors 2007》来源于原版超人漫画里的多重结构的城市风景。有招贴画、广告旗、录像及现场做的建筑模型和一棵科幻的“城市大树”。凯利在诗意和幻想的交换中,既装置出经验的力量,也装置出技术社会乌托邦的理想在现代的失败。
本届策展人团队力求主体展览与紧邻的人民广场发生更直接的联系。为此,展览的第一部分“梦想广场”(位于上海美术馆一楼和户外)邀请了二十五名艺术家以人民广场作为思考及创作的起点。这部分的作品具有强烈的视觉冲击力和参与性,向观众传达了展览的主题:人民广场见证和容纳了中国当前人口流动、迁移、融合这一复杂现象。
展览主体的第二部分“迁徙家园”由三个个展组成,集中展示三位正处于事业巅峰的艺术家的作品。这个十分独特的做法有别于许多其他双年展的惯常做法。本次展览挑选的三个艺术家对人口流动和迁移历史及城市经济社会发展的主题进行深入广泛的思考,这一主题在他们的艺术作品中皆有鲜明的体现。
展览主体的第三部分“移居年代”分别位于三楼和四楼(其中一位艺术家的声音装置作品在二楼贵宾厅)。这里放置了三十一名(组)艺术家的作品,它们紧扣展览的主题,也运用了非上海的素材。他们对中国乃至南亚、欧洲、美洲等世界各地人口迁移融合与差异的问题进行了探讨。
2008第七届上海双年展还包括了三个系列项目:2008第七届上海双年展国际学生展、“2008现场张江:悬浮特快”文献展、情景展览剧《岁月1978》。
虽然相比国外有着几十年甚至上百年的双年展,上海双年展还很“年轻”,不过近几年它在亚洲的异军突起正越来越备受国际关注,这无疑为上海双年展策展团队既带来了压力,也带来了动力。由于本届双年展独特的视角和出色的作品使得上海文广新闻传媒集团艺术人文频道就展览的开幕活动进行了一个半小时的现场录播,这也是全国电视媒体第一次进行如此大规模美术展览的现场报道。
特别值得一提的是从本届起上海双年展得到了瑞士嘉盛莱宝投资管理有限公司(Bank Sarasin)连续五届的倾力资助。上海双年展组织委员会 2008年9月7日
学院地址:江苏省南京市江宁区将军大道29号
来信请寄:江苏省南京市江宁区150信箱180分箱
邮编:211106
校内链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