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通知公告  赛事资讯

法国当代戏剧《正午的分界》:13、14号晚在宁演出

2009-04-09来源:南航艺术学院发布人:系统管理员阅读:1499

法国当代戏剧《正午的分界》:13、14号晚在宁演出

13、14日法国当代话剧《《正午的分界》》在宁演出,机会难得,需票者请至05级杨炜亚,06级孙渤孙丹、07/08级蒋依处交费报名,学生票价20元。




编 剧:[法]保罗•克洛岱尔(Paul Claudel,1868~1955)

导 演:[法]让-克里斯托夫.布隆岱尔(Jean-Christophe Blondel)

演出单位:[法]神曲剧社(Compagnie Divine Comédie)

联合制作:上诺曼底大区,塞纳滨海省,东京法国研究所,法国国家青年剧院,卢昂市,

圣-路易教堂剧院,艺术家权利保护协会,法国文化中心



演出时间:4月13、14日 晚7:15

演出地点:江南剧场(延龄巷5号)

主办单位:南京大学文学院戏剧影视艺术系

协办单位:南京新世纪演出公司



学生票价:20元

票 务 处:南京大学文学院办公室(鼓楼校区文科楼六楼)





作者简介:

保罗•克洛岱尔,法国诗人,剧作家。

1868年8月6日生于埃纳省的一个小资产者家庭,1955年2月23日卒于巴黎。

1882年到巴黎,在法学院和政治学院就读。1890年皈依天主教。1891年开始职业外交家生

涯,先后在美国、中国、捷克、德国、比利时、日本等地任外交官。

保罗•克洛岱尔是天主教文学巨匠, 他有着“精神的渴望”,同时代的唯物主义和科学主

义都不能满足他的这种渴望。克洛岱尔不断强调在他看来存在于信仰和诗歌之间的联系。他创

立了独特的修辞学,“克洛岱尔诗体”。他的戏剧作品,《正午的分界》,尤其是《缎鞋》,

完美地表现了他偏好的主题:罪恶和救赎。克洛岱尔也写了很多关于《圣经》的评论文字,更

多带着一种诗人的眼光,而不是神学家的眼光。游历广泛的外交生涯给他提供了诗歌和戏剧的

审美偏好和背景。1946年入选法兰西学士院, 保罗•克洛岱尔留下了丰富的作品,是对历史戏

剧和神秘诗学传统的革新。



剧本简介:

20世纪初,米萨任法国驻中国海关总领。一度渴望献身于上帝,他回法国请求教会的准许。

请求被拒后,他再次回到中国。故事就发生在驶往中国的客轮上。他遇到三个人:美貌的伊姿

和他神秘的丈夫德茨,颇具魅力且性情旷达的冒险家阿马乐赫。

第一幕。客轮驶入太平洋,时值正午。正午,太阳不再留阴影,时间消弭的一刻;正午,

人生旅途的驿站,命运翻转的时刻。他们已预感到这是最后一次通过苏伊士运河了。

第二幕。德茨离开,在中国和非洲之间做起偷贩奴隶和橡胶的生意。他常年在外,给米萨

和伊姿留下空间,两人开始了一段炙热的毁灭性激情。

第三幕。两年之后,德茨命丧非洲,伊姿则离开米萨投入阿马乐赫怀中。在一场中国民众

的暴动中,伊姿和阿马乐赫被团团围困在住处,全无生存的希望,阿马乐赫在房中安置了炸药

包……第三幕终了,倒计时地演绎这场已然预示的分崩离析的结局,米萨于此时再度出现。

这部剧作带有如此强烈的自传意味,以致克洛岱尔在40年间拒绝将其搬上舞台。主人公米

萨的故事亦即作者本人的亲身经历:虔心渴望献身上帝,绝望中感到被上帝抛弃,返回中国的

客轮上偶遇美人,他利用手中权力与她丈夫达成一种默契:以女人换取非法贩卖的许可。这段

背弃道德的激情连同终了两人关系的痛苦破裂,仿佛是上帝为改变克洛岱尔,使之成熟而特意

降临的考验。作者写出这个剧本,期望通过臆想中的重逢,驱散现实中的苦痛。



导演简介:

让-克里斯托弗•布隆岱尔是农学工程师出身,后投身戏剧,毕业于法国巴黎高等戏剧艺术

学院,师从Didier Sandre、Sophie Loucachevky、Jean Davy。执导过拉加尔斯、梅特林克、

贝恩哈德、博尔热斯、索罗金、易卜生、瓦尔泽和福斯等人的戏剧作品。他定期与音乐人和木

偶艺术家合作,也与当代戏剧家进行合作。2005年以来,在卢昂的“地区戏剧”活动中,他执

导了伊普森的《建筑大师》。2006年,他推出了福斯的《名字》,后来又推出了瓦尔泽的一部

戏剧。

在《正午的分界》导演给原作添加上了现代舞蹈和中国传统音乐,或可更深地触动观众的

心灵。



特别提醒:

这可能是你直觉地感知法国当代戏剧的一个小小窗口,

但现场的翻译字幕可能不足以帮助你充分理解这部作品。







附:剧本译者、法国文学专家余中先关于克洛岱尔和《正午的分界》的文字:

写于1905年的《正午的分界》对作为背景的中国做了一种极富象征性的描述,其参照系是

一座监狱。

《正午的分界》讲三男一女四个欧洲人在当时中国的感情生活。梅萨爱上了有夫之妇漪瑟,

两人默认让漪瑟的丈夫去从事冒险买卖。在中国义民的一次暴动中,梅萨与漪瑟等西洋侨民被

围困,命在旦夕。面对死亡,两情人才认识到自己的罪孽,在明澈的月光下,他们归入到天主

的怀抱。诚如克洛代尔所言,剧的主题“是罪孽。见善而行恶,世上再无比这更大的不幸”。

中国只是这出戏的布景而已。当然,在克洛代尔的戏剧美学辞典中,布景决非可有可无之物。

第一幕,驶向中国的轮船上,漪瑟已对梅萨产生了好感,两人的私情刚刚开始。作为背景

的汪洋中的航船完全是一个象征,是“自由”的水面上一个“不自由”的载体,载着负罪的主

人公不可逆转地走向目的地――牢狱般的中国。到第二幕,梅萨与漪瑟已然打得火热,两人约

会在墓地,漪瑟的丈夫要去玩命干走私,两人听之任之。人物在墓地这个死亡的象征地上犯了

“故意谋害”罪。第三幕,梅萨与漪瑟避难于被中国义民围困的屋宇,他们在束手待毙与冒死

突围之间犹豫再三,最终面向一轮清辉幡然忏悔,灵魂得到升华。这被围的房子是“死牢”的

象征。

把中国与牢房相联系,反映了克洛代尔当时微妙的心态。一方面,“牢房”是他对不愿向

西方开放门户的中国所作的象征性描绘,是他对迟迟未能按他的意愿皈依天主教的蛮邦的隐喻

式刻画。另一方面,它也是克洛代尔“囚徒”心境的写照。当他在地大物博、风光绮丽的中国

山河中游历,在历史悠久、传统深厚的文化海洋中遨游时,他感到自由自在,为所欲为;但一

旦为杂务所缠,或心烦意乱时,他又感到天涯孤旅的寂寞。

历史上,法国有不少文人骚客曾来过中国,但恐怕没有一人像保尔・克洛代尔那样在中国

呆过那么长时间:前后三次居留,上下长达十五年,在法国文学史上堪称空前绝后。1895年 7

月起至1909年8月, 他先后任驻上海候补领事、驻福州副领事、领事、北京法国使团首席秘书、

驻天津领事。

中国的现实使他感到新鲜和震惊。一方面,中国充满了奇异色彩,陌生如外星,然而万分

吸引人:山水、人民、风俗;另一方面,“中央帝国”似乎又是一个自我封闭的监狱,他感到

压抑、拘束,始终如涸辙之鲋,异乡独客。

他对中国的矛盾心境源自他的身份和性格。作为外交官,他必须了解所在国的政治、经济、

文化、风俗,从这一角度出发,他看到的是一个正在迅速没落的封建帝国。作为诗人,他见到

的一切几乎都充满了诗意,如画的美景、勤劳的人们、和煦的春风、碧绿的稻田、肃穆的古塔、

醇香的丰酿、鲜亮的金橘……作为虔诚的教徒,强烈的宗教意识引导他以严厉的天主教精神审

视一切,包括中国人和中国文化,并在作品中以种种方式使他的人物归顺天主,以他的福音书

来教化“野蛮人”。而作为普通人,他又能怡然自得地欣赏自然的中国,发现另一种文化传统

中一切美与真的事物。

身为列强之一的法兰西驻中国的高等外交官,他观察中国时的眼光不免带有傲慢自大的偏

见,但克洛代尔更多地是一个诗人,一个天主教精神的诗人。一方面是忙碌的外交活动,一方

面是想象力自由驰骋的文学创作, 克洛代尔就这样于公务之暇写下了大量作品。 诗歌方面有

《流亡诗》(1895)、《认识东方》(1896-1900)、《献给新世纪的五大颂歌》即《缪斯》(1900

和1904年分别写前后两部分)、《精神与水》(1906)、《圣母赞歌》(1907)、《恩惠女神》(19

07)和《封闭的屋子》(1908);在戏剧方面有《第七日的休息》(1896)、《城市》(第稿,1898)、

《少女薇奥兰》(第二稿,1899)、《正午的分界》(1905)、《人质》的开头部分(1908)等。可

以说,中国时期是克洛代尔文学生涯中最辉煌的时期之一。

克洛代尔在其诗文、戏剧中确实借鉴了许多中国的题材、故事、形象,并把它们有机地化

入了作品的情景中;但他更多地还是将中西两种不同文化中的类似现象放在一起比较,他的诗

人气质和博学知识允许他做到这一点。克洛代尔寻求中华文化(甚至还有日本文化,因此可以

说东方文化)的精华的目的,是探求艺术创作上东西文化的共同点,或广义上的人类精神文化

的共性。

学院地址:江苏省南京市江宁区将军大道29号

来信请寄:江苏省南京市江宁区150信箱180分箱

邮编:211106

友情链接

校内链接

版权所有:南京航空航天大学艺术学院 Copyright 2020 Arts College of NUAA Allright Reserved 苏ICP备05070685号 网站管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