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日处暑丨艺工融合,他们走出特色、走向卓越

2024-08-22来源:艺术学院作者:杜选平、英纾妍、郑书冉供图:艺术学院责任编辑:审核人:张钟勤发布人:孙吟吟阅读:219

“离离暑云散,袅袅凉风起”

今日22点54分48秒

处暑节气如约而至

一改往日的烈日炎炎

天气开始慢慢转凉

凉风拂面,天高云淡

在这份秋天即将到来的丰收喜悦中

让我们一同走进

设计学学科

看他们如何从积淀中奋进

于未来创新中走向卓越的发展历程


从零探索谋发展

在顺应潮流中开启新篇章

设计学学科的历史最早可追溯到21世纪初。2024举行亚洲文化景观学会中国分会和南京航空航天大学驻会单位揭牌仪式早在2002年,艺术学院顺应时代潮流,响应南京航空航天大学工科为主、多学科协调发展的办学方针,秉持“学立、道通、艺致”的原则,不断探索与创新,于2004年学院设立了环境艺术设计专业,为设计学学科设立奠定了坚实基础。2008年,设计学学位点正式设立,2011年,设立一级学科点,设计学作为学院首批建设的学科之一,挺膺担负学科全面发展和人才培养全素质的重要使命。

“虽然初创阶段有很多困难,但是学科发展一步不落,踩准了节奏”,艺术学院李伟老师说到,在学科初创期,设计学面临着诸多挑战。师资力量相对薄弱,教学设施尚待完善,但正是这些困难和挑战,激发了设计学人迎难而上的斗志。他们凭借着对艺术的热爱和对设计的执着,一步步搭建起教学的基本框架,逐步丰富了课程体系。

随着时间的推移,设计学学科逐步壮大,师资力量不断增强,教学条件持续改善,设计学逐渐构建起完善的教学体系,涉及了空间设计、景观设计、工业设计、数字媒体艺术、设计管理和文化产业等多个领域 。

2023年是设计学学科发展历程中的又一个重要节点。随着时代的发展,应国家所需,南航设计学成为交叉学科门类,在环境艺术设计理论与方法研究和创新设计理论两方向进行研究,为未来发展指明了方向。经过十多年的建设,设计学在师资力量、教学设施、科研成果、实践基地、国际交流等方面均取得长足的进步。


走在前沿争发展

培育全面发展创新人才

设计学学科紧跟时代步伐,既重视对学生理论的培养,又注重与社会需求相结合。“我们希望学生是全面发展的,既能掌握正确的研究方法、又能具备交叉学科的视野”,学科重点培养学生综合应用设计学及相关学科知识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使其成为“复合型的、需求广的、高层次的创意和设计人才”,理解艺术与科技的紧密互动关系,从交叉学科的综合视角跨学科、跨领域、跨文化研究设计创造的基本原理,把握多元的设计创意方法、途径和策略。

在过去十几年间,设计学在师资队伍建设方面取得了令人瞩目的成就。通过海外招聘、国内引进、校内师资合并等多种方式,设计学凝练和加强学科师资团队建设,围绕现有2个学科培养方向,以艺术学院和机电学院设计学相关师资为构建核心,已经形成由28名专业教师构成的结构合理、研究水平出色、研究领域稳定和聚焦的完备师资队伍。师资力量的坚实保障,为设计学人才培养夯实了坚实基础。

设计学还注重培养学生的创新意识和创新能力,鼓励他们积极参与各类创新竞赛和科研项目,通过实际操作和团队协作,提升自身专业技能和综合素质。通过与企业合作共建研究生工作站和实践基地,为学生提供更加贴近国家需求、社会需求的实践机会,从而在解决实际问题中不断成长。

部分学生设计作品展示


近年来,学院大力建设新型数字及媒体实验室,如数字图形图像、无人机航拍、虚拟现实、数字灯光等实验室,通过相关实验性研究探索艺术与科技融合的新领域。其次,将工科学院的设计类课程引入课程体系,在课程中植入“三航”科技基因,探寻艺术与科技融合的新途径,为学科发展提供了坚实的平台支撑。

近五年,设计学研究生共获得创新、创业和设计竞赛各类奖项共138项,其中国家级奖项26项,省部级奖项31项。其中“载智载慧”获得“挑战杯”国赛银奖,“百年党史中的那些经典红色”获得“挑战杯”红色专项江苏省二等奖,均为学院突破性成绩。



服务“三航”促发展

在特色发展中推动艺工融合

“找准自身特色”,一直是学科持之以恒的努力方向,设计学专业面向学校和国家的发展大势,关注科技与艺术的紧密互动关系,强调设计为“三航”服务的理念,积极与航空、航天、民航联动。同时注重文化传承与现代设计的结合,积极服务地方文化产业,将科研成果转化为实际应用,形成了“艺术与科技融合,研究与应用并重”的学科特色与优势。

设计学学科充分发挥自身专业优势,积极参与国家重大科技专项和国防建设项目,为航空、航天、民航等领域提供了有力的技术支持和设计服务。在学科多位教师的积极推动下,研究团队先后为中国科学院电子学研究所、航天科工北京机电总体设计部、中国航空工业集团公司基础技术研究院等多家军工企业及部队机关完成20多项科研委托项目,尤其在武器装备虚拟现实、重要目标动画仿真及航空结构试验仿真等方面发挥着积极的促进作用。

搭建合作平台


同时,设计学注重文化产业与现代设计的结合,通过与地方合作开展文化项目合作,将科研成果转化为实际应用,努力在艺术与科技融合中走出一条文化传承的创新之路,为地方经济发展提供了有力支持。学科教师带领的多项科研项目,为江苏省文化与旅游政策的制定和规划提供了专业建议和支持,推动了文化与旅游事业的可持续发展。

2024举行亚洲文化景观学会中国分会和南京航空航天大学驻会单位揭牌仪式

2023第一届国际文化多样性论坛暨第十二届亚洲文化景观学会国际研讨会   2019年度“艺术与科学”国际学术论坛合影


“虽然学科的老师数量不多,但是每位老师的科研质量和产量都很高”,李伟介绍到,在科研创新方面,设计学也取得了丰硕的成果。近几年设计学专任教师承担的纵向科研课题总量达到48项:主持或参与国家重点研发计划1项国家社科基金项目4项,教育部人文社科项目5项,科技部国家外国专家项目2项。专任教师共出版专著20部,发表论文68篇,其中CSSCI、EI、SCI、科技核心与中文核心论文57篇。在国际学术交流方面,近年来也取得了较为显著的进步,近五年发表国际会议论文约34篇。

未来,设计学学科将通过与机电学院有关设计学教师的融合与合作,依托共同申报设计学博士学位点的历史契机,迎来新的发展机遇。“学立、道通、艺致”,南航设计学学科以实践引领未来,在十几年的发展中始终立足时代,走向国际,敢谋创新,正焕发无限光彩。


在时代的发展中,设计学学科肩负着重要的使命,它以敏锐的感知和无限的创造力,开启人才培养、科学研究和服务社会的新征程。站在新时代新起点上,期待设计学学科如繁茂的大树,深深扎根于中华大地的文化沃土,培养出的人才不仅具备精湛技艺,更有深厚的人文情怀和创新精神。

——艺术学院党委书记张钟勤、院长板俊荣


处暑·印迹

摄影丨王嵩来

摄影丨郭锦璘

摄影丨冉皓天

摄影丨周禹宸


学院地址:江苏省南京市江宁区将军大道29号

来信请寄:江苏省南京市江宁区150信箱180分箱

邮编:211106

友情链接

校内链接

版权所有:南京航空航天大学艺术学院 Copyright 2020 Arts College of NUAA Allright Reserved 苏ICP备05070685号 网站管理